雷佳音的新电影刚官宣,网上就炸开了锅。不是因为电影有多特别,而是因为主演名单里又是他。观众留言刷屏:“咋又是雷佳音?能不能换个新鲜面孔?”
想当年,雷佳音可是观众心中的“宝藏演员”。《我的前半生》里的陈俊生,让人又爱又恨,演得太真实了。《人世间》播出后,他更是拿奖拿到手软,观众直呼“演技派”。可这才过了几年,风向咋就变了?从“国民老公”到被吐槽“霸屏”,他到底经历了啥?
雷佳音的起点其实不高。初中在鞍山读书,14岁就早恋,还辍了学,日子过得稀里糊涂。后来被演员吕晓禾发现,觉得这小子有灵气,才把他拉进表演的路。在沈阳艺校,他学得特别认真,三年成绩全是第一。后来又考进上海戏剧学院,全国第二的成绩,够硬核。毕业后,他在话剧中心磨了五年,演技一点点打磨出来,扎实得不行。
2017年是他事业的转折点。《绣春刀2》里的裴纶,痞里带点机灵,观众看得过瘾。《我的前半生》里的陈俊生,把一个纠结的中年男人演得让人又气又心疼。那时候,网上全是夸他的,说他是“被埋没的实力派”。他微博也挺接地气,说话直白,带着东北味儿,粉丝觉得他像邻家大哥,特亲切。
那几年,他啥戏都接,大角色小角色都不挑。合作过的导演都夸他:演技稳,不耍大牌,特别好合作。没绯闻,观众缘好,行业里也吃得开。资源哗哗地来,冯小刚、张艺谋、姜文这些大导都找他拍戏。2017到2020年,他的国民度蹭蹭涨,简直是娱乐圈的“香饽饽”。
可好景不长,观众对他的态度在2022年有了变化。起因是一段老采访被翻出来。那是2018年拍《吹哨人》时,他吐槽汤唯老上厕所,还说了一句“说你像男孩别装女孩”。这话让不少网友不爽,觉得他说话没分寸,不尊重女演员。尤其女观众看了,心里有点疙瘩。虽然是几年前的事,但好感度还是掉了不少。
更要命的是,他这几年戏接得太多了。2022到2023年,平均两个月就有一部作品上映。近一个月,他有四部戏同时播。观众就算再喜欢他,天天见也得腻啊。更烦的是,他演的角色太像了。从《我的前半生》的陈俊生,到《长安的荔枝》《酱园弄》,全是“窝囊中年男”。说话吞吞吐吐,办事犹犹豫豫,观众看了直摇头:演技是好,可咋老是这副模样?
观众吐槽最多的,还是他占了太多“好资源”。他合作的都是顶尖导演,拍的都是大制作。哪怕演个小角色,比如某部戏里的“二叔”,都能上热搜。导演们为啥爱用他?说白了,他演技靠谱,角色演得像,表演自然不做作。最关键的是,他不挑活,合作起来省心。现在影视圈都求稳,找个没负面新闻、观众缘好的演员,风险小多了。雷佳音正好是这号人。
可观众不买账。很多人觉得,好资源该多给新人,或者让演员试试新角色。可雷佳音呢?接的戏里,男性角色戏份足,女性角色却像摆设。比如某部电影,本来是讲一群人的故事,结果镜头全给了他,女演员几乎没发挥空间。时间长了,观众能不烦吗?网上甚至有人说他“资源咖”,觉得他占了太多好机会。
早年的雷佳音,选戏特别小心。话剧舞台上磨了五年,他知道好角色得靠琢磨。可这几年,他像是换了个人,戏接得停不下来,不管剧本好坏、角色新不新,全都接。最近的《酱园弄》口碑不行,他的扮相和戏份被吐槽得最多。《长安的荔枝》也被说剧情拖沓,角色跟原著不像,他也跟着挨骂。演技没退步,飞天奖、白玉兰奖都拿了,可观众不光要看“演得好”,还想看“演得新”。
说白了,观众审美疲劳了。就像吃一道菜,味道再好,天天吃也得腻。雷佳音的待播作品还有一堆,都是跟大导合作的大制作。可观众不光没期待,反而吐槽:“又是他?我不看了。”这种情绪攒多了,他就算拿出好作品,估计也得费老大劲才能把口碑拉回来。
雷佳音的事,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。整个娱乐圈都这样。制作方想省事,爱用熟悉的演员演熟悉的角色。演员呢,要么想多赚钱,要么怕没戏接,不敢轻易试新角色。结果就成了个死循环:观众看腻了,吐槽;演员接着演,制作方接着拍;观众更腻,吐槽更狠。长此以往,演员和观众都累。
其实,演员想长红,秘诀不是多拍戏,而是拍好戏。像那些老戏骨,一年可能就一部戏,但角色够新鲜,观众就爱看。雷佳音当年是观众的“惊喜”,演啥像啥,接地气又有灵气。现在他得停下来想想:到底想演啥样的角色,想给观众留下啥印象?观众的眼睛可毒着呢,能把你捧上天,也能因为“看腻了”把你拉下来。
娱乐圈从不缺“一夜爆红”的明星,缺的是能一直给观众惊喜的演员。雷佳音有这个底子,演技没得说。可他得跳出舒适区,试试不一样的角色,别老在“窝囊男”的框框里打转。观众等着看他的新面孔,也等着他重新证明自己。毕竟,谁不想看到一个“宝藏演员”一直发光呢?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